虽然大牌云集,但我依然不喜欢这部电影 -

来源:爱看影院iktv8人气:917更新:2025-09-16 13:06:25

《危城》并非一部经典之作,其叙事风格可被视作上世纪80年代港产电影中“一城即一国”创作理念的现代演绎。影片将欧洲中世纪古堡的奇幻元素与民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时代背景进行融合,这种跨文化的叙事策略更易引发国际观众的共鸣。类似尝试亦可见于成龙主演的《环游地球80天》,其中吴彦祖饰演的兰州军阀角色亦采用简化的历史背景以增强故事的可理解性。然而,该片在人物塑造上存在明显缺陷,部分角色的设定缺乏合理性,例如江疏影饰演的角色甫一登场便遭遇不幸,而刘青云的挚爱袁泉则全程缺乏存在感,致使影片在情感表达层面显得空洞乏力。

若仅关注男性角色的塑造,影片中古天乐与刘青云、彭于晏、吴京等演员的戏份交织,使得主角身份陷入模糊地带。尽管影片整体表现混乱,时代背景设置粗糙,角色缺乏张力与说服力,但其将犯罪与武侠元素混搭的尝试却在多年后引发关注。例如,当古天乐饰演的军阀之子在小镇饭馆中残忍杀害数人后被镇民抓获,保安团将其交出的场景中,吴京饰演的军阀小头目强势介入,而彭于晏饰演的流民侠客则因师门恩怨与之对峙。剧情脉络本可清晰,却因叙事节奏的混乱导致观众难以把握。影片试图传达的"邪不压正"主题在结尾时显得尤为苍白,这或许正是陈木胜作为导演兼编剧的一次未能达成预期效果的创作实验。值得注意的是,这部2016年上映的作品在2023年下半年的内地互联网上,因古天乐一句"我不吃牛肉"的台词意外走红,显示出其在文化语境中的独特魅力。

若将早期港片在宏大叙事领域的探索视为经验尚显不足,那么进入21世纪后,部分港片在这一题材的呈现上则暴露出更深层的结构性问题。以《赤壁》与《关云长》为代表的影片,尽管拥有豪华阵容与充足预算,成品却常陷入叙事混乱与视觉失焦的困境,唯一相对亮眼的仍是动作场面。至于内地资本介入是否影响创作方向,但至2010年前后,两岸三地影视工业特质的融合尝试,往往止步于表层技术叠加,编剧在历史人物重塑过程中过度追求本土化改编,导演与演员在表演风格上各行其是,最终导致两地演员同框时产生强烈的审美割裂感。

《危城》堪称集此类表演缺陷之大成。即便不讨论江疏影、袁泉与吴京等内地演员在影片中的表现力度(实际上许多港片中内地演员的戏份往往较为薄弱),单从故事背景来看,乱世、县城、民团与军阀的设定俨然复刻了林正英时代"队长阿威"所代表的民国风貌。毫不客气地说,目前香港电影人对于历史细节的考据严谨性与叙事格局的拓展仍需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在古装与近代题材影视作品中,人物造型与动作设计常呈现出明显的现代感,例如《锦衣卫》中明代锦衣卫持弩弓行进的场景,竟令人联想到香港飞虎队的战术风格。这种表现手法同样出现在《扫毒3》里,香港毒枭在金三角的激烈对峙中,持枪的步伐也颇具飞虎队的特色。

在拍摄过程中或许有人对某些细节提出过异议,但若能掌握扬长避短的技巧,想必不至于出现如此显眼的失误。当然,我的言辞并非针对港片本身,毕竟在内地影视作品中,类似的荒诞设定更是屡见不鲜。比如一些颇具知名度的剧中,抗日战场上竟出现AK47突击步枪与凯夫拉防弹头盔,这种违背历史逻辑的设定常令人陷入困惑。然而,当创作者试图呈现具有价值的作品时,对细节的严谨处理仍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若仅让观众停留在认知障碍中,不仅难以获得广泛认可,更无法有效传递作品所欲表达的思想内核。那么《危城》究竟试图传达怎样的叙事主旨?

此时正值国家内战与军阀割据的动荡年代,军阀少帅曹少璘(古天乐饰)因连环杀人案被普城保卫团团长杨克难(刘青云饰)依法处置。然而曹家凭借雄厚财力与权势在当地横行霸道,其上校张亦(吴京饰)得知此事后率人闯入普城营救主人。在混乱的城中,张亦意外遇见多年未见的师弟马锋(彭于晏饰),这位武功卓绝的浪人本欲仗义相助,却陷入正义与兄弟情谊的两难抉择。该片改编自百度百科资料,深入刻画了曹少病态的杀戮执念与杨克难坚守道义的信念冲突,故事框架颇具说服力。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影片简介中女性角色的设定近乎空白,江疏影饰演的女教师与彭于晏扮演的马锋却在故事开场就产生交集。在战乱年代,为躲避战火,女教师带领一群孩童跨越山川奔赴普城避难,途中遭遇强盗袭击。此时同样漂泊四方的马锋挺身相助,按照这种剧情走向,观众 perhaps 会期待两人渐生情愫。但故事并未沿此发展。

一天清晨,曹少策马进入普城,在饭馆内持枪单独击杀三人。女教师在争抢中被曹少一枪毙命,说实话,当年观影时我感到十分震惊,剧情发展出人意料。原本以为女主角袁泉饰演的周素素会成为核心,但剧情迅速转向古天乐、刘青云与彭于晏三位主演之间。两人在《毒战》《窃听风云》等作品中常以搭档身份出现,时而合作时而对立,而在这部《危城》中却成为敌对阵营。影片围绕"司法至上"的核心价值观展开激烈冲突,这种过于严肃的叙事方式也引发争议——无论局势如何恶化,杨团始终以律政先锋的姿态坚持原则,而曹少则象征着权贵阶层的肆意妄为,这种对立关系在缺乏现代生活背景的设定下显得格外刻板,甚至带着某种理想化的色彩。

即便在2023年末‘我不吃牛肉’已成为一种网络流行语,这种现象也不足以证明《危城》是一部经典的影片。实际上,该片连优秀的标签都难以企及。除了人物设定存在逻辑漏洞、对白空洞矫情之外,导演陈木胜更难以深入表达影片核心思想,其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表面化倾向。这种创作困境不仅体现在陈木胜身上,也折射出部分港片在呈现正义主题时往往流露出‘样板戏’式的痕迹,例如过度煽情与刻意催泪的手法。此类表现方式导致角色行为缺乏立体感与合理性,但每当影片回归枪战与动作场景时,观众便能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港式电影特有的叙事风格。对于这种独特的创作局限,笔者尚不知是否有突破的可能,但从当前的创作现状来看,港式‘主旋律’的苍白无力已成为部分香港电影人难以摆脱的创作顽疾。

最新资讯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