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气:781更新:2025-08-18 12:46:35
将严肃的历史搬上荧屏是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这不仅要求细节准确、内核真实,更需在集体记忆中唤起共鸣——尤其是对于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而言。近期央视一套热播的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便是一部兼具创作难度与艺术突破的高水准作品,成功实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表达的统一。
该剧通过艺术手法将严肃的革命历史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人物与场景,为新时代青年构建共同的历史记忆提供了重要范例。如何以艺术形式再现历史,始终是文艺创作的核心命题。当历史逐渐远去,历史人物与事件也渐行渐远时,如何还原那些充满斗争与奉献的岁月,如何让历史与现实产生共鸣,如何将用鲜血与战火铸就的辉煌转化为集体记忆,这需要创作者深入探索与思考。历史剧是一种选择的艺术。历史本身客观存在,后人无法更改,但选择何种场景、人物和形象,用哪些历史片段构建认知体系,体现了编剧的历史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该剧聚焦1927年至1935年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历史转折期,重点选取了国共合作破裂后的关键节点——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人民军队,以及遵义会议等具有决定意义的事件,生动刻画了红军在闽西地区历经磨难、不断探索,最终在古田会议确立思想建党与政治建军原则的历程。一些革命题材影视作品未能打动观众,往往源于编剧对历史的选择偏差。创作者更倾向于表现领袖的个人魅力、英雄的鲜明个性或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情感波动,甚至出现如抗日神剧般的夸张情节。而像思想建党、政治建军这样关乎革命根本的原则,常被简化带过。一方面源于创作者的历史认知局限,另一方面也因他们认为这些内容难以通过艺术手法呈现。近年来,部分革命题材影视剧倾向于脱离革命信仰与组织纪律,只关注个体情感与人性表达,导致年轻观众误以为个人英雄主义与情绪化行为才是革命胜利的关键。《浴血荣光》虽尚未达到完美,但相较以往有明显突破。重大革命题材历史剧不同于一般历史题材,它要求创作者挖掘最能体现历史本质的元素,通过艺术加工重现革命关键节点,这对编剧的历史观与政治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剧亦是语言的艺术。艺术创作虽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加工规律,但革命题材历史剧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规律:现实往往比文学更为震撼。能够被艺术呈现的历史,大多是惊心动魄的真实,是任何大胆的想象都无法企及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更是如此。尽管影视剧以视觉艺术为主,依赖镜头语言,但绝不能忽视语言的力量,甚至需要更加强调。思想的传递离不开语言,优秀的艺术语言不是空洞的修辞,而是发自内心的、有逻辑的真实表达。中国共产党作为思想建党的典范,一句口号、一篇文章、一次演讲,都能激发无数人的热血。这种语言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之上,曾让朱德这样的旧军阀心甘情愿追随,让贺龙这样的革命者趋之若鹜;这种语言经受过血与火的洗礼,"共产党人是杀不绝的"这一口号,曾激励无数英雄英勇就义,其感染力可见一斑;这种语言超越了枪炮与炸弹,因此国民党对共产党宣传的恐惧,源于其对这种精神力量的忌惮。近年来青年人对《觉醒年代》《问苍茫》等作品的热忱,正是因为剧中大量台词直接引用了革命先驱的演讲与文章原文,这承载着唤醒民族的"密码"——任何人为加工的表达,在这些历史原声面前都是苍白的。再加上演员精湛的台词功底,自然能直击人心。《浴血荣光》正是体现了这一点。虽然该剧包含诸多激昂的战争场面和成熟的镜头语言,但真正打动观众的,是其精彩的对话:毛泽东与徐特立探讨陈独秀的转变和李大钊就义时的决绝,朱德、贺龙讲述各自投身革命的历程,特别是周恩来说服张国焘执行南昌起义计划的真挚话语,令人动容。他深情回忆张国焘在北大领导五四运动时对自己的影响,期许其再次并肩作战。这种充满大义、诚挚恳切的语言,展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风范与智慧——彼时的周恩来年仅29岁。毛泽东讲述革命时以水车舂米为喻,是普通百姓都能理解的表达方式;余洒度强调"非四菜一汤不能吃饭"的日常细节,张静江与蒋介石的密室对话,也都真实还原了人物性格。当前一些革命题材作品过于追求宏大场面和视觉冲击,却忽视了语言的深度,实为舍本逐末。历史剧也属于记忆的艺术。历史需要被铭记,伟大才能被认知。如果记忆可以镌刻,那必须铭刻革命史上最沉重的岁月:新生的共产党人怀揣着解放天下的信念,唤醒工农,推动国共合作与北伐,却遭遇蒋介石、汪精卫的血腥镇压,面临"宁可错杀三千不可使一人漏网"的恐怖统治;陈独秀的妥协让步,三次起义的接连失败,以及被迫长征直至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如果记忆可以封存,那么必须铭记那些决定命运的基因密码。北伐、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围剿、长征固然属于必记的历史,但唯有深入到八七会议、三湾改编、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等时刻,我们才能理解"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深刻含义,掌握党指挥枪、支部建在连队上等奠定胜利基础的核心理念。这些内容虽难以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却是后代最为需要铭记的历史真相——《浴血荣光》正是深刻诠释了这一点。历史在现实世界中展开,文艺创作则在精神层面构建镜像。因此,重新讲述历史与创造历史同样重要。期待更多如《浴血荣光》般的优秀作品,通过典型形象与真实表达,忠实还原严肃的历史,为新时代青年塑造共同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发挥独特作用。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